2013年7月8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一篇論文,向已經逐漸意識到空氣污染危害的中國民眾再次展現了殘酷的現實:燃煤帶來的壞空氣或許讓中國北方5億居民平均付出了“少活5年”的代價。 該論文的研究結論足以讓人震驚:以淮河為界,燒煤供暖的中國北方地區空氣污染水平高于中國南方,北方5億居民因嚴重的空氣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壽命。 該論文題為 《空氣污染對預期壽命的長期影響:基于中國淮河取暖分界線的證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宏彬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等學校的經濟學家也參與了該論文的前期研究。 研究者搜集了以淮河為分界線的中國南北兩地區多年空氣污染數據和居民健康數據,運用間斷點回歸方法估計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該項研究指出,長期暴露于污染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TSP)每上升100微克/立方米,平均預期壽命將縮短3年。按照北方地區總懸浮顆粒物的水平,意味著中國北方5億居民因嚴重的空氣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壽命。 總懸浮顆粒物即空氣中粒徑小于100微米的顆粒物。中國環保部門近年才引入PM2.5(空氣中粒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作為空氣質量監測指標。此前,中國官方主要以總懸浮顆粒物和PM10(空氣中粒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作為主要指標。 上述論文的研究者收集了1981年到2000年間淮河南北90座城市每日的總懸浮顆粒物濃度數據,并通過中國疾病監控系統(DSP)數據計算了1991年到2000年上述城市的各年齡段死亡率、預期壽命和死于心肺疾病的數據。研究發現,在中國,隨著由南到北的緯度變化,空氣污染水平也以復雜的相關關系平滑地變化著,然而在淮河附近,空氣污染水平卻出現了巨大的“跳躍”。這是由于中國供暖政策南北不同,以淮河為界而劃分。冬季大量燃煤供暖使得淮河北岸空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物比相鄰的南岸跳躍性地高出200微克/立方米。(新聞晚報) |